昨夜,一篇《傳京東到家、58到家合并》的消息引發(fā)了不小的關注,結果今天中午出現了劇情反轉,京東原定在今天宣布的“big deal”原來是并購達達,而不是58到家,選擇達達可以讓京東甩掉眾包物流的沉重包袱,而據說京東到家與58到家在月底也確實將有合作,只不過是美甲等項目的資源合作。
京東到家口碑不錯,但還是忍不住要甩掉眾包物流的沉重包袱
此前,京東到家的發(fā)展勢頭一直都還不錯,雖然一直燒錢,但劉強東對京東到家有著更大的期望。然而現實經常會打臉,此前京東到家一直以眾包物流引以為豪,可如今卻將眾包物流甩手給了達達,為何?如果京東到家的眾包物流業(yè)績蒸蒸日上且潛力無窮,可能會將這么優(yōu)質的項目轉手出去么?業(yè)務真好的話,自己做都來不及呢,怎會讓給別人。
肯定會有人認為京東以到家業(yè)務作為陪嫁投資達達是為圖謀更大的眾包物流市場,這么自我安慰的理解支持京東到家也行,但前提弄清楚眾包物流真的有那么大市場價值么?這個問題留到下文會展開討論,這里有一點可以肯定的京東到家的眾包物流一直處在瘋狂燒錢階段,去年京東巨虧94億,其中一方面因素正式因為持續(xù)的對京東到家進行投入。
之前在《劉強東豪賭京東到家,為什么一開始就錯了》一文中有人給京東到家算了一筆賬,“京東到家每配送一單,要補貼6元運費,另外加上運營費用,促銷費用,每單補貼10元并不算多。”這么燒錢補貼的方式,賣一單虧一單,以京東到家經營的生鮮、商超、外賣、鮮花等品類來看,何時能實現盈利根本是遙遙無期的問題?;蛟S京東每單的中補貼不會有10元這么多,但就算每單補貼5元,這個燒錢方式也不是長久之計。
實際上,京東到家雖然持續(xù)虧錢,但卻贏得了不少用戶的口碑,所以京東還不忍直接放棄到家這一塊,但眾包物流無底洞式的燒錢實在難以為繼,所以才出現了將到家業(yè)務分拆O2O平臺和眾包物流兩部分的結果。京東自己控制京東到家的O2O平臺部分,眾包物流就徹底的剝離給達達去做。這樣以來,京東既可以繼續(xù)保持在到家業(yè)務上的控制權,也可以將燒錢眾包物流的包袱剝離掉,而且京東在新公司的股權比例是47.4%,財報上不需要并表。未來報會變得更好看一些,而到家項目的風險也被達達分擔掉一多半。另外,達達上一輪融資時估值10億美元,以此估值來算,京東只用2億美元和不要了的眾包配送就獲得了新公司的47.4%股權,算一下大概也有近5億美元的價值,如此看來劉強東的投資運作能力越來越嫻熟了。
一個社區(qū),另一個校區(qū)、辦公區(qū),京東到家與達達真的是業(yè)務互補么?
其實,早在上個月就聽有投資公司說過京東有意放棄到家業(yè)務的消息,現在看來,當時的消息至少一半屬實,京東到家只被放棄了一半,還有一半業(yè)務仍在堅持,其中讓人沒想到的是京東竟然會選擇間接的吞并達達。可反過來想,除了達達還有誰能接手的了京東的眾包物流呢?
京東并購達達對于京東到家而言是甩掉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對達達而言得到了巨頭的支撐對公司未來的發(fā)展更有助力。不過,京東到家并購達達真的是一次實現業(yè)務互補的資本交易么?這得看雙方原有業(yè)務戰(zhàn)略重心以及從誰的角度出發(fā)說起,因為雖然二者從眾包物流服務層面存在業(yè)務互補,但二者此前業(yè)務重心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京東到家主要服務社區(qū)市場,經營生鮮、商超、鮮花、藥品、外賣等業(yè)務,而達達服務于辦公區(qū)和校區(qū),以餐飲外賣為主。如果從服務的人群和場景來看,合并之后的達達擴充了眾包物流的業(yè)務線,通過京東到家導流可將眾包物流業(yè)務延伸到社區(qū)市場;可對于京東到家而言,之前達達所覆蓋的辦公區(qū)、校區(qū)市場并不是京東到家的目標市場,也就是說達達并未給京東到家?guī)砘パa,除非京東到家要戰(zhàn)略轉型并參與到激烈的外賣市場競爭之中。
如今的外賣市場,基本已被餓了么、百度外賣、美團外賣瓜分完了,京東想進入外賣市場理所應當無可厚非,但此時再想進入已經晚了,燒再多的錢也未必能搶下市場,而且并購達達并非是京東進入外賣市場的捷徑。達達雖然以外賣單量配送為主,但其并非外賣平臺只是產業(yè)鏈下游的配送團隊,之前達達曾有意向上游外賣平臺市場延伸,但卻鎩羽而歸。通過達達做外賣,就跟順豐做電商差不多,不是有配送團隊就可以做交易平臺的。
披著共享經濟外衣的眾包物流其實是個坑,京東棄坑,達達硬撐
達達開始只注重眾包物流的頂層設計存嚴重短板使其很快遇到發(fā)展瓶頸,因為有配送團隊但無自己平臺的話,最終只能淪為平臺流量方的下游服務商,生死全看上游平臺方的臉色,達達被封殺的事情也不是沒發(fā)生過。京東到家的O2O平臺已經積累了一定流量,但其已不想繼續(xù)承擔眾包物流的巨額成本,所以選擇棄坑了,對于達達而言,在自建外賣平臺“派樂趣”不見成效之后,接盤京東到家的眾包物流是一條不錯的出路,因為目前達達也已沒有什么選擇了。
其實,在這個人人都推崇共享經濟的市場環(huán)境下,需要冷靜下來思考一下,披著共享外衣的眾包物流的潛力究竟有多大?共享經濟的本意是利用人的閑置資源或時間做一些可變現的事情,如果向達達這樣把眾包物流做成了專業(yè)化的業(yè)務,豈不是歪曲了共享經濟的本意?
表面上看,達達的配送服務主要是的兼職人員在做,但其實有非常多的人把達達當成全資在做。之前達達的補貼很高,平均一單給配送人員的費用在7-8元,所以很多人全職做達達,因為一天配送25-40單有200-300元的收入,一個月有5000-9000元的收入,高于很多普通白領,而且時間比較自由。達達對眾包配送員的吸引力主要就是在于高額補貼,一旦每單的配送費用降低至4-5元,勢必會有大批以此為生的人離開,而這些配送骨干離去將大幅的削弱達達的配送能力。很明顯,短期內眾包配送是賺不到錢的,如此燒錢的吸引配送人員的方式肯定不能長久。
另外,在達達干過配送的網友在網上吐槽稱雖然達達每天會扣兼職人員2元錢用于保險,但做達達兼職配送員是沒有五險一金的。不繳納五險一金的話可為達達省去了不小人力成本開銷,不過這種以兼職名義讓人干全職的事情又不給繳五險一金的做法真的好么?沒有配套的五險一金很難長期留住配送人員,這會使達達面臨很大的人員流動問題,只不過現在達達維持高額補貼才使很多人不愿離開。在行情好的時候很多問題都會被掩蓋,而一旦大潮褪去,誰沒穿底褲就會迅速暴露出來。
達達被眾包物流想法給帶到坑里了,現在就跳出來還有轉型機會
不能否定終端配送的價值會越來越大,但打著共享的概念,把輔助性質的眾包做成了專業(yè)性質的業(yè)務肯定會有問題。達達繼續(xù)在眾包物流上硬撐并不是明智之舉,達達號稱130萬注冊眾包配送員難道就都只是為配送工作而來?他們實際上是想做點可以賺錢的兼職,而兼職配送只是選擇之一而已,所以達達與其繼續(xù)在眾包物流上硬撐,還不如想辦法為注冊眾包人員提供更多其他種類的兼職更有價值。
眾包物流這個坑還不知道有多深,京東跳出來了,達達還有必要繼續(xù)陷下去?達達現在還有足夠的轉型余地,尤其現在有京東做支撐,以及京東到家的平臺直接導流,達達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不妨考慮將配送業(yè)務提煉成專業(yè)的團隊,而將眾包服務項擴大,不僅可以打造一個兼職平臺,還可以整合部分上門服務,例如家電維修眾包、水電維修眾包等,這種眾包服務都可以作為京東到家的主要服務項向用戶輸出。
發(fā)展眾包還是要保持一顆兼職的心,眾包平臺是在給兼職人員提供服務,所以挖掘更多適合兼職來做的業(yè)務才會更加吸引服務者。
文/科技不吐不快 微信公號:tucaokeji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